
尽管受春节假期的影响,但2月金融数据的表现全面好于市场预期。
中国人民银行3月1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.36万亿元,同比多增4529亿元。虽然相比1月的3.58万亿元大幅减少,但仍超过了1万亿左右的市场预期。 从结构上看,企业中长期贷款是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最主要推动力,显示企业端信贷量仍然较高,而居民短期贷款则时隔一年再度出现负增长。 具体来说,2月住户贷款增加1421亿元,其中,短期贷款减少2691亿元,中长期贷款增加4113亿元;企(事)业单位贷款增加1.2万亿元,其中,短期贷款增加2497亿元,中长期贷款增加1.1万亿元,票据融资减少1855亿元;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80亿元。 对于居民短期贷款减少的原因,民生银行席研究员温彬认为,一方面,央行在《202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中提到,“不依赖消费金融扩大消费”,引导居民合理运用信贷进行消费。另一方面,近期房地产信贷政策从严,加大力度查处惩治经营性消费信贷进入楼市,产生明显效果。 在表内贷款的拉动下,社会融资规模也在2月实现了超预期增长。 初步统计,2021年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.71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多8392亿元。除本外币贷款外,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也在2月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做出贡献。但政府债、企业债券净发行均同比回落。 具体来说,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.34万亿元,同比多增6211亿元;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464亿元,同比多增212亿元;委托贷款减少100亿元,同比少减256亿元;信托贷款减少936亿元,同比多减396亿元;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640亿元,同比多增4601亿元;企业债券净融资1306亿元,同比少2588亿元;政府债券净融资1017亿元,同比少807亿元;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693亿元,同比多244亿元。 在新增贷款的支撑下,代表广义流动性的M2同比增速大幅回升。 数据显示,2月末,广义货币(M2)余额223.6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1%,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.7个和1.3个百分点;狭义货币(M1)余额59.35万亿元,同比增长7.4%,增速比上月末低7.3个百分点,比上年同期高2.6个百分点;流通中货币(M0)余额9.19万亿元,同比增长4.2%。当月净投放现金2299亿元。 温彬表示,从趋势上看,2月M2涨幅与2020年12月持平,更加符合疫情之后M2的整体走势,印证了1月M2录得的9.4%较低增速主要是由于季节性扰动所致。2月财政支出加大力度,财政存款减少8479亿元,比上月多减20179亿元,比去年同期多减8687亿元,相当于加快了货币投放。另外,信贷派生力度增强,推动M2向去年以来的整体趋势回归。 |
上一篇:比特币ETF走向常态化?加拿大1个月批准 下一篇:全国不良贷款加速出清,多地银行资产质量待 |